为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法治护航平安出行,近日,临汾铁路运输法院以“秋风拂列车 出行‘法’相伴”为主题,在往返于临汾和洛阳的列车上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治列车”宣传活动。
这场“移动普法课堂”打破空间限制,将法治课堂“搬”上列车,以互动形式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引,让乘客在旅途中能够轻松学法、懂法、用法。
“欢迎乘坐本次‘法治号’列车!我是主持人韩琦,来自临汾铁路运输法院。今天我们将围绕列车出行、民事维权、反诈防骗等内容,和大家一起聊聊身边的法律知识……”活动伊始,干警热情的开场白迅速吸引了乘客的注意力。
为让普法更具针对性,临铁法院干警专门梳理了铁路出行相关的法律问题,从民事纠纷到刑事案件,从维权途径到反诈技巧,每一个知识点都紧扣乘客需求,工作人员精心设计了“知识讲解+案例互动+趣味抽奖”的环节,让普法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的交流。
在互动环节,法官生动有趣的解读让乘客们频频点头。临铁法院员额法官林静文聚焦“列车上的行为规范与法律红线”,结合《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用“火车霸座”“买短乘长”“禁烟区抽烟”等乘客高频遇到的场景举例:“有乘客觉得‘买短乘长’只是小事,补票就行,但如果未经铁路部门允许擅自越站,不仅要补交票款,还可能被加收50%已乘区间票款,多次恶意逃票还会被纳入铁路信用黑名单。”
法官助理董安琪带着《民法典》登上“讲台”,以“从出生到晚年的法律守护”为切入点,结合“车站逆行摔倒”“行李架行李掉落砸伤乘客”等案例,解读侵权责任认定、安全保障义务等法律知识;司法警察田阳阳聚焦旅途电信网络诈骗,以“购票退改索要验证码”“低价代购先转账”“刷单返佣高回报”等常见骗局警示乘客:“只要是借购票退改要验证码、脱离官方渠道私下交易,以及需要先转账的‘好事’,都是诈骗,千万别信。”诉讼服务中心法官助理蔺元刚专门解答了“如何立案”的疑问,详细介绍了法院在线服务网上立案以及示范文本应用流程,为有法律需求的乘客提供指引。
趣味抢答引发阵阵笑声——当法官问道“除了抽烟,还有什么会引发车上烟雾报警器报警?”有乘客大声回答道:“防晒喷雾!”“香水!”
针对“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会有什么后果”等执行方面的问题,执行法官助理王凯发出提问,乘客们纷纷结合自身生活常识和法律知识积极作答,提到了“不能买飞机票”“不能买高铁票”“不能读私立高收费的学校”“不能贷款”等内容。
现场氛围热烈又温馨。工作人员顺势普及《铁路进站乘车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目录》以及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认定及惩戒措施,并通过抽奖方式为他们送上以獬豸为原型的法院原创钥匙扣、帆布包等法治文创纪念品。
活动现场还发放了《铁路出行法律指南》《反诈防骗手册》等宣传资料200余份,资料中不仅有法律条文摘要,还有法院诉讼服务热线、线上立案二维码,方便乘客随时获取法律帮助。随着列车缓缓驶入目的地,活动圆满落幕。
此次活动是临铁法院“铁路沿线法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作为人员流动的重要载体,是普法宣传的重要阵地,此次“法治列车”宣传活动,是临汾铁路运输法院延伸司法服务、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实践。
未来法院还将在开学季、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更多形式的主题普法活动,把“法律”送到群众手中,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以法治阳光持续照亮群众出行路。(责编白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