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切实守护好辖区群众的“钱袋子”,应县公安以“全警反诈”为抓手,开展全方位、强有力、持续性的精准防范宣传,强力打造“全民反诈”新格局。
提高政治站位。县局组织派出所社区民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群众在哪里,反诈宣传就做到哪里,群众乐于接受什么样的形式,反诈宣传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真正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入脑、入心、入行。二是协调整体合力。县局充分发挥派出所主防职能,把派出所、社区民警、网格员纳入反诈工作体系,组建“反诈宣传队”,并形成整体合力,综治办、行政执法等部门与派出所警务区、社区网格有效对接,明确责任,细化任务,一体推进。三是找准宣传重点。群众能真正接受的宣传重点,不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特点和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更多的是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段、危害和造成的严重影响。派出所民辅警采取更加通俗易懂的宣传模式,找准切入点,引发共鸣点,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宣传。
及时签收,有效处置。在与诈骗分子的“时间竞赛”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要求社区民辅警即时响应预警指令,明确预警劝阻责任,规范预警劝阻动作,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第一时间核实当事人具体情况,确保妥善处置好每一起预警信息,最大限度的减少群众损失。二是发现问题,精准施策。派出所民辅警就日常在反诈预警劝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时与领导进行交流反馈,通过交流反馈,针对不同类型的预警对象给出不同的工作建议,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升预警劝阻工作的可行性,根据预警信息切中要害点醒局中人,向群众分析其遭遇的诈骗套路,谨防上当受骗,确保预警劝阻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切实提高辖区群众防范各类电信诈骗意识,维护群众利益。
学校联合。县局依托“法制进校园”活动,组织派出所社区民辅警到学校开展电信诈骗专题活动,将新型诈骗手段及时汇总并通报给学校,通过现场宣讲、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在校师生重点宣传,传授防范新型诈骗手段的方法,让师生们不断提高防范能力。二是商铺联合。派出所主动联系辖区各商铺,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宣传讲解,解答他们关于安全防范的疑问和困惑,结合典型案例,现场讲解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是企业联合。结合辖区实际,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辅警深入辖区各类企业进行法制宣传,通过警企座谈会、法制讲座、现场宣传等形式,增强企业员工的“免疫力”,让群众对防范电信诈骗“看得见、记得住、懂得防”。通过“应县公安”微信公众号、社区警务微信群等发布最新的反诈知识和典型案例,让群众时时看到反诈提醒,有问题第一时间咨询和反馈。通过进社区、进商超、进企业、进学校、进人员密集场所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采取发放反诈宣传单、LED大屏播放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二是动员村委会、网格员等治安力量,全方位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公安牵头、社会联动的反诈联盟,切实形成全民反诈格局。三是坚持“贴”到位,“讲”到位、“联”到位,在小区、公共场所等人流密集处大范围张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海报、标语,全方位筑牢传统反诈宣防阵地,切实营造良好的全民反诈氛围。
责编:白宏杰